11月30日,上合昆明马拉松将再度鸣枪起跑。来自五湖四海的跑者,将在“高原明珠”之畔,用脚步叩响昆明的开放之门,用呼吸感受春城的包容之气。
从2016年初次亮相的1.6万人,到如今2.6万人的参赛规模;从中国田协的“铜牌赛事”,跃升为“世界田联金标赛事”——上合昆明马拉松不仅是一场体育竞技,更是一张流动的“城市请柬”,是“上海精神”与体育精神在春城的生动合鸣。

2024年上合昆明马拉松鸣枪起跑点燃冬日春城。
而这,只是昆明与上合组织深度互动的一个缩影。今年7月,第十届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农业部长会议在这里圆满落幕,来自白俄罗斯、印度、伊朗、哈萨克斯坦等国的政府官员齐聚一堂,共同审议通过联合声明,推动农业政策交流与合作;2025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等重量级活动也相继落地。昆明,正以其独有的“上合引力”,成为“上合大家庭”心照不宣的“会客厅”。
何以昆明?答案,写在它的区位里
昆明,这座曾经的中国西南边陲城市,如今已成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开放前沿。“东连黔桂通沿海,北经川渝进中原,南下越老达泰柬,西接缅甸连印巴”——这则顺口溜生动勾勒出昆明独特的区位优势。

一列满载货物的中老铁路“澜湄快线”国际货物列车从云南昆明驶向老挝万象。
2022年,昆明托管磨憨,成为全国唯一拥有“边境线和边境口岸”的省会城市,一举打通面向南亚东南亚的“任督二脉”。中老铁路开通近四年来,客货两旺,截至今年10月8日,累计发送旅客超6000万人次。累计吸引来自全球115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万名旅客搭乘跨境国际旅客列车旅行。截至今年10月28日,运输货物突破7000万吨,其中跨境货物运输1600万吨,辐射19个国家和地区。
航空方面,昆明至南亚东南亚客运通航点已达31个,基本覆盖南亚东南亚重要政治经济城市。截至2024年底,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开通航线总数329条,通航城市175个。
在这里,“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交汇,昆明不再是地理的终点,而是联通的起点。
何以昆明?答案,藏在它的气候里
“春城”美誉绝非虚名。昆明地处低纬度高原,年平均气温15℃左右,年均日照约2200小时。数据显示,昆明拥有长达146天的春季时长,远超全国大部分城市。这种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为各类户外体育赛事和大型国际会议提供了绝佳的先天条件。

昆明半程马拉松在石林县开跑。
今年10月,昆明半程马拉松首次移师世界自然遗产石林风景区,参赛者在喀斯特地貌奇观中竞技,享受视觉盛宴。昆明的蓝天、暖阳和繁花,成为国际与会者对“昆明印象”的美好记忆。
何以昆明?答案,融在它的人文里
昆明不仅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城市,更是一座拥有3万年人类活动史的文化名城,滇池地区拥有3000余年文明史。

“滇国相印”。
1956年,晋宁石寨山出土的大量精美青铜器及“滇王之印”,证实了《史记》中记载的古滇国的存在。随后在河泊所遗址出土的“滇国相印”“建伶令印”等文字封泥,更是西汉中央政府已对云南行使治权的重要实证。
作为多民族聚居的省份首府,昆明见证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漫长历史。1982年,昆明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何以昆明?答案,显在它的平台里
上合昆明马拉松、昆明环滇池高原自行车邀请赛、昆明滇池国际龙舟争霸赛……一系列品牌赛事,已从单纯的体育活动,升华为昆明的“城市名片”。
以上合昆明马拉松为例,这项赛事从2016年初次举办时的1.6万名跑者,发展到如今2.6万人的参赛规模,从中国田协“铜牌赛事”升级为“世界田联金标赛事”。
近年来,昆明市还以上合昆明马拉松为主干,组织了上合瑜伽太极、上合组织国家儿童青少年画展等活动,描绘出上合组织人文交流的绚丽画卷。
体育赛事与文旅的深度融合,正成为昆明城市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从赏花、避暑、食菌、观鸥的四季不同体验,到各个县区精心策划的文化艺术季和体育赛事活动,一条贯穿全年的“节日时间轴”正在形成。
何以昆明?答案,更烙在它的开放基因里
昆明与上合组织之间,存在一种天然的吸引力。这份引力,既来自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开放基因,也来自其在新时代作为国际交往平台的综合实力。
抗战时期,昆明曾是中国连接世界的战略通道——滇越铁路、滇缅公路、“驼峰航线”与中印公路在此交汇,巫家坝机场更是飞虎队等重要国际力量的驻地。这段特殊历史,塑造了昆明作为国际枢纽的开放底色,也为今天承接上合组织多项活动埋下了伏笔。

2024中国国际友城大会主题论坛在昆明举行。
这份开放基因,在当代通过持续扩展的国际合作网络进一步强化。昆明已与全球22个国家的26座城市建立友好关系,其中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友城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多年来,昆明在国际友城建设中屡获殊荣,并成立昆明国际友城旅游联盟、教育合作联盟等平台,构建起一张覆盖广泛、务实高效的国际交流体系。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云南昆明开幕。
昆明更以“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的智慧,不断强化其国际活动承载力。从199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到2021年承办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再到每年举办的上合昆明马拉松及配套论坛,昆明通过一系列高规格国际会议与赛事,积累了丰富的国际活动承办经验,塑造出专业的国际交往环境。
如今,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航线网络密集,中老铁路“澜湄快线”高效运行,共同构建起以昆明为中心、辐射南亚东南亚的立体化交通枢纽。这一现代物流通道,与昆明深厚的人文底蕴、宜居的气候条件和成熟的会展设施相结合,形成难以复制的综合优势。
昆明以其独特的“上合引力”与发展实践,回答了“论坛与赛事为何偏爱春城”之问,在开放中传承,在包容中创新,在合作中走向共同繁荣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