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亚青年精英代表团访问中国国际青年交流中心

发布时间:2023-09-22环球网

分享:
分享:

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欧亚经济论坛即将召开之际,欧亚地区8国12名青年精英日前到中国国际青年交流中心走访,与来自不同界别的中方青年精英人士举行座谈和交流,从文化、政治、经济、科技等不同方面增加对中国的认识。

交流中心1.png

中国国际青年交流中心党委书记刘爱平出席了座谈。她简要介绍了全国青联开展青年工作的有关情况,表示全国青联是中国主要青年团体的联合组织,交流中心是全国青联开展国际青年交流与合作的专门职能机构,致力于增进中外青年之间的相互了解,推动各国青年的务实合作,长期以来,在人文交流、经贸合作、在华留学生工作等领域形成了多个工作品牌,愿与各国青年组织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全国青联常委、北京市朝阳区青联副主席、区青少年社会工作协会秘书长马恒,全国青联委员、新华社瞭望智库金融研究院院长聂欧,全国青联委员、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黄日涵、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理事长边桂彬和36氪集团高级副总裁、氪星创服董事长兼CEO董博分别围绕青年工作、媒体传播、创新创业等代表团团员关心的问题进行了介绍。
代表团团员普遍认为,此次座谈加深了他们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青年组织和青年工作的了解,希望今后能够继续加强交流与合作,为更多外国青年创造学习中文、了解中国的机会。俄罗斯PrimaMedia通讯社主编费多托夫·伊万·米哈伊洛维奇表示,我的孩子所学外语是英语,但我最近听说“悲观主义者学英语,乐观主义者学汉语”的说法,“看来,我要改变孩子的教育计划了”。

哈萨克斯坦阿克托别州朱巴诺夫大学孔子学院哈方院长坎托列乌雷·道列特表示,哈萨克斯坦目前有5所孔子学院,而其所在的孔子学院近年来培养了17000余名汉语人才;随着中哈两国合作的不断深入,哈国内汉语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他希望交流中心能够开展更多教育、文化交流项目,让来自各国的青年、包括在华留学生参与其中,增进青年之间和对彼此国家的了解。

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孔子学院院长、副教授马义德(米亚茨基·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表示,自己除了从事教育工作、学术研究,也经常参与中俄之间的交流活动:“我们这个孔子学院有300名学生学习中文,他们年龄不同,有中学生、也有社会人士。学院为他们了解中国文化、提高中文水平创造更多条件,包括派团到中国参观访问,出版、翻译中国当代和古代作品,邀请中国演出团体到圣彼得堡演出,举办艺术节、文化节等。”他希望交流中心能够在接待外国青年代表团、组织翻译出版书籍向国外介绍中国文化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欧亚国家青年精英代表团应邀来华访问,参加9月23日在西安举行的欧亚经济论坛及首届欧亚青年精英论坛。在京期间,外交部欧亚司副司长毛文翀会见代表团一行,从多方面、多角度介绍中国发展,希望他们向本国民众介绍真实中国、为各自国家与中国友好做出努力。

交流中心2.png

 外交部欧亚司副司长毛文翀会见代表团一行

论坛由上海合作组织睦邻友好合作委员会、西安市人民政府主办,以“科技·创新·对外开放”为关键词,围绕人工智能与技术革命、可持续发展中的青年作为、数字经济与青年发展、人才培养与跨文化青年成长、全球公共治理与青年声音等议题开展交流,旨在通过对话与交流空间,激发欧亚地区青年创新活力,携手走上公平、开放、全面、创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联系我们电话:86-10-85253310传真:86-10-85253090邮箱:scomuweihui@126.com
Copyright © 上海合作组织睦邻友好合作委员会 京ICP备20230019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