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2周年,民间友好论坛在青岛开幕 | 弘扬“上海精神” 推动友好合作

发布时间:2023-06-17北京日报客户端

分享:
分享: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2周年,民间友好论坛在青岛开幕1.jpg

位于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的青岛·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5月22日摄)。新华社发

6月15日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2周年纪念日。当天,上海合作组织民间友好论坛暨友好城市论坛在山东省青岛市开幕。围绕“弘扬‘上海精神’推动友好合作”的论坛主题,来自16个国家的政要、驻华使节、地方政府或友好组织负责人,以及上合秘书处,有关国家媒体、智库、实业、文化、青年等领域代表共计400余人参会,就上合组织各国深化民间友好、推动地方合作等议题进行广泛交流。

这是疫情后上合组织各国民间友好组织、友好省州代表第一次在线下齐聚一堂,共话合作、畅叙友谊,意义非凡。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2周年,民间友好论坛在青岛开幕2.jpg

6月15日,白俄罗斯的演员与中方志愿者合影。新华社发

古老的友谊再次开启新篇章

合作,是上海合作组织与生俱来的关键词,根植于上合组织的基因中。2021年,根据习近平主席倡议,首届上合组织民间友好论坛在湖北武汉举办。去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上合组织撒马尔罕峰会上再次强调要继续办好民间友好论坛,加强人文交流,并提出今年举办友好城市论坛的倡议。

撒马尔罕所在的乌兹别克斯坦,历史上一直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撒马尔罕与布哈拉、希瓦等乌兹别克斯坦名城,都常常见于中国古籍的记载当中。古老的丝绸之路不仅联系着乌中两国的历史,也凝聚着两国人民深厚的情感。

本次上合民间友好论坛暨友好城市论坛上,撒马尔罕与举办地中国青岛签署了建立友好城市关系的意向书,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乌兹别克斯坦民族关系与对外友好委员会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古老的友谊再次开启了新篇章。

“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已经建立了牢固可靠的友谊桥梁。我们在历史上的友谊和贸易、文化交流至今仍是两国成功合作的重要因素。”乌兹别克斯坦民族关系与对外友好委员会主席库尔班诺夫说,中方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乌兹别克斯坦领导人和人民的广泛支持,民间外交在双边往来的成功经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乌兹别克斯坦的所有地区都和中国的各大城市建立了友城关系。

上合撒马尔罕峰会签署了启动接收白俄罗斯为成员国的程序文件。白方已经表示,加入上合组织是白俄罗斯2023年的首要任务。白俄罗斯国民会议代表院副主席米茨克维奇表示,地方合作促进了白俄罗斯与中国等国家的经贸往来,白俄罗斯的每个地区都参与其中,希望继续扩大合作。上合组织作为一个成员国人口占世界近一半的区域组织,必须尽一切努力促进人文交流,保持睦邻友好关系,发扬引以为傲的传统和价值观。

为国际社会贡献民间合作新方案

哈萨克斯坦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首倡之地。2009年,怀揣着对中国的深深向往,哈萨克斯坦姑娘卡拉马诺娃来到山东大学留学深造。

“2013年是改变我的一年,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我全程观看了那次演讲,激动万分,决定继续留在中国,攻读国际贸易硕士。”卡拉马诺娃说,当时她便坚信,“一带一路”能让自己的祖国和中国共建一座友谊和繁荣昌盛的桥梁,她也要成为这座桥梁的建设者。

2018年,卡拉马诺娃加入创新型外贸企业山东丝路众恒产业投资集团,留在山东,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本次论坛上,卡拉马诺娃也代表公司在开幕式致辞中讲述了受益于哈中友好关系,又决心致力于促进两国经贸合作、民心相通的心路历程。

卡拉马诺娃的经历堪称上合组织国家民间友好不断深化,惠及各国人民、巩固友好关系的典型案例。上合组织成立22年来,上合大家庭内还有数不清的例子。

今年也是上海合作组织睦邻友好合作委员会成立十周年。上合睦委会副主席崔丽介绍,十年来,上合睦委会与各国合作伙伴坚持共商共建共享,为国际社会贡献了上合组织民间合作新方案。聚焦抗击疫情、减贫脱困、乡村发展等民生问题,睦委会为上合国家务实合作搭建平台,“健康快车国际光明行”专家团队已为上合国家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近千例手术,并开展学术交流和人才培训,为当地卫生健康事业作出贡献。

睦委会还发挥民间团体优势,动员上合各国实业界、高等院校、文艺团体等共同参与民间友好事业,通过举办主题论坛、主题画展、教育培训、媒体交流等形式,助力文化交融和文明互鉴。

加强友好城市合作应对共同挑战

早在吉尔吉斯斯坦独立之初的1992年,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就与中国合作伙伴达成共识,在城市之间推动贸易往来。比什凯克市市长阿布德卡德罗夫介绍,在中方支持下,比什凯克对市内路网系统进行完善;今年,比什凯克又与青岛市政府合作,在城市西部地区推动了一系列改造项目。他介绍,比什凯克希望在2033年建成一座智慧型、可持续发展的城市,需要在交通、卫生、教育、生态等多领域采取一系列措施,与中国友好城市的合作至关重要。

白俄罗斯奥尔沙大区与中国友城间的地区合作,也为加强两国之间的民间交往作出了贡献,促进了商业合作项目的实施。白俄罗斯奥尔沙大区主席莫罗兹介绍,奥尔沙大区已与中国的五个地区建立了国际交流合作机制。

“在教育领域的合作是最为成功的。现在,奥尔沙的孩子正在中国志愿者和白俄罗斯教师的指导下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莫罗兹介绍,自2020年起,奥尔沙第二中学已经将中文作为第二外语进行教学。

友城合作能为不同国家的城市带来什么帮助?亚美尼亚埃里温市代理市长奥加涅相说,大城市常常面临着相似的挑战,涉及生态、环保、安全、城市管理、社会领域和人口流动等各个领域,建立友城关系对促进亚美尼亚和中国各大城市之间的合作大有裨益。

“应对新的挑战,需要我们开展合作,更需要有效的机制和解决紧迫问题的决策。因此,上合组织相关国家的首都和大城市之间应当建立和扩大合作网络,促进有效的协作,这将成为一个有趣而重要的平台。”奥加涅相表示,这也正是举办本次友好城市论坛的意义所在。

吉尔吉斯斯坦副总理埃迪尔·拜萨洛夫:

与中国为邻,感到身处“大洋之滨”

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谁是你的朋友和邻居非常重要。中国一次次证明自己是我们最重要、最亲密的邻居。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2周年,民间友好论坛在青岛开幕3.jpg

上海合作组织民间友好论坛暨友好城市论坛近日在山东青岛举办。6月15日论坛开幕当天,出席论坛的吉尔吉斯斯坦副总理埃迪尔·拜萨洛夫表示,面对面的交流无可替代,民间友好论坛和友城论坛为增进上合组织各国的友谊和了解提供重要机会。“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实现吉中两国共同繁荣的愿景,中吉乌铁路具有全球意义,项目建设有望在今年年底正式启动。吉尔吉斯斯坦决意“向东看”,作为一个内陆国,吉尔吉斯斯坦却感到身处“大洋之滨”,这个伟大的海洋就是中国。

我们睦邻友好关系如此重要

—在您看来,上合组织各国的民间交往有怎样的意义?友好城市在上合各国友好关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拜萨洛夫:我们把民间交流视为将我们各个国家、人民、青年团结在一起至关重要的因素。由于疫情对国际交往造成限制,我们都很想念彼此。因此,面对面接触是宝贵的机会,因为我们的睦邻友好关系是如此重要。

吉尔吉斯斯坦有35个城市和地区与中国的城市和地区建立友城关系,包括我们的首都比什凯克与这次活动的举办地青岛,楚河州与山东省。这两天我们第二大城市奥什的代表团在大连访问,他们也是友好城市。友好城市关系和友城论坛同样是让我们重新聚在一起、深化友谊的重要机会,我们将建立新的经济联系,推动城市和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两千多年来,吉中两国人民通过伟大的丝绸之路联系在一起,在友谊中共同前进。现在,我们两国是国际舞台上的好朋友和好邻居,但在城市和地区层面开展直接交流也很重要。

中吉乌铁路具有全球意义

—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的“一带一路”合作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中吉乌铁路项目。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您如何看待这一倡议?

拜萨洛夫:“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倡议,改变了数亿人的生活。伟大的丝绸之路因这一倡议得以复兴。“一带一路”合作项目将吉中两国联系在一起,改善了人民生活,促进了经济增长,实现了中方提出的共同繁荣的愿景,并仍具有巨大的潜力。

中吉乌铁路是两国“一带一路”合作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已经于去年在上合撒马尔罕峰会期间签署了备忘录。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基建专家,他们是最有效率、技术最先进的。过去一年,中国专家在吉尔吉斯斯坦进行中吉乌铁路建设的踏勘和准备工作,相关工作现在已经完成,200多名中国工程师参与。不久前在西安的中国-中亚峰会上,相关谈判仍在继续。到今年秋天,由三国共同成立的公司将开始运作,总部设在比什凯克。我们相信,中吉乌铁路的建设到今年年底将真正启动。

中吉乌铁路将为欧亚大陆新增一条便捷高效的运输通道,商品和服务在这条通道上的流动,对东亚、南亚、中东以及欧洲都很重要。在我们最近与西方国家合作伙伴的讨论中,对方也表达了对这一项目的浓厚兴趣,因为它不仅对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或中亚很重要,更具全球意义。

吉尔吉斯斯坦决意“向东看”

—此次访华,您有何感受?

拜萨洛夫:在与中方会见时,我说的第一件事就是代表全体吉尔吉斯斯坦人民感谢中国领导人和中国人民在全球大流行向我们提供的巨大援助,所有的疫苗、药物和物质援助拯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段友谊。在这段困难的日子里,中国是第一个向我们提供援助的国家。

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谁是你的朋友和邻居非常重要。中国一次次证明自己是我们最重要、最亲密的邻居。本次民间友好论坛是在扎帕罗夫总统对中国的国事访问后进行的,他正在指示吉尔吉斯斯坦所有领导层“向东看”,并与我们伟大的邻国中国建立联系。中国在许多技术领域遥遥领先,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和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吉尔吉斯斯坦是一个内陆国,但我们并不觉得自己是一个内陆国,因为我们身处“大洋之滨”,这个伟大的海洋就是中国。

这次访问我感到很高兴,并再次亲眼见证中国领导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取得了怎样巨大的成就。你们在疫情期间没有浪费任何时间,利用这段时间来集中精力,并且变得更加强大。我想借此机会表达我最好的问候,祝愿我们的世界能够像中方所描绘的,真正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2周年,民间友好论坛在青岛开幕4.jpg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林松添:

中国—上合友城“朋友圈”超450对

上合组织成立22年来,各有关国家民间友好交流与友城互利合作亮点纷呈。“上海精神”植入人心,成员国、观察员国和对话伙伴国越来越多,合作领域越来越广,充分表明以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上海精神”契合时代潮流,深得人心,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树立典范。

上合组织国家高度重视民间外交,积极支持本国友好组织或成立专门机构开展民间友好交流合作,极大增进人民之间相知相亲。地方和友城互利合作已成为上合组织民间友好交流的新亮点,缔结友好城市(省州)伙伴关系的数量显著增加,中国同上合组织有关国家正式结好的友城超过450对。除人文领域外,还广泛开展智慧城市治理、数据经济、创新发展等新领域交流合作,促成了一大批惠民项目落地。

近年来,中国政府鼓励和支持青岛、上海、黑龙江和杨凌分别开设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上合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上合组织冰雪体育示范区、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开创了区域地方交流合作新范式。

我们愿同有关国家一道,共同秉持“上海精神”,充分发挥民间友好交流合作主体多、领域广、资源丰、接地气的独特优势,动员各界力量,开展更多面向未来的青年领域交流合作,让世代友好理念薪火相传。

上合组织国家扶贫培训班开班

上海合作组织民间友好论坛暨友好城市论坛举办期间,2023年上合组织国家扶贫培训班举行了开班仪式。今年,70名来自上合组织国家的学员将接受由山东省组织的培训,聚焦乡村治理、乡村建设、农业产业发展、农业机械化、农旅融合等方面,通过理论研讨、实地考察,了解减贫与发展案例,学习中国减贫和乡村振兴经验。

2021年的上海合作组织杜尚别峰会上,中方宣布将向上合组织国家提供1000名扶贫培训名额,建成10所鲁班工坊,在“丝路一家亲”行动框架内开展卫生健康、扶贫救助、文化教育等领域30个合作项目,帮助有需要的国家加强能力建设、改善民生福祉。

扶贫培训班开班,正是中方落实这一重要承诺,搭建国内外学习交流平台,促进与上合组织国家及有关地区友好合作的具体举措。

“无论在哪个国家,优质的教育、医疗保障、社会保障、独立自主的经济,是确保人们过上体面生活最重要的条件。”塔吉克斯坦杜尚别市居民社会保障局局长索比尔乔·塔什利波认为,上合组织成员国的许多计划和国家战略都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关,而消除极端贫困是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首要目标。“克服贫困不是单一层面的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参与。上合国家幅员辽阔,拥有巨大物质和人力潜力,应该通过合作改善人民生活。”

作为上合成员国,乌兹别克斯坦重视与中国减贫领域合作。乌方对中国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经验进行专门研究,以期在国内推广。

“在中国经验的基础之上,我们采取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政策措施。”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市减贫、财政援助项目局局长沃希德·杰纳罗夫介绍,他们创设了市长助理的职位,主要负责减贫和开拓新的商务活动,特别是在社区对村民进行指导。根据乌方统计,截至去年,乌兹别克斯坦已有100多万人成功脱贫,并在去年新设立了209家服务脱贫事业的企业。杰纳罗夫说,乌兹别克斯坦要让每个家庭都能走出贫困,实现就业。

联系我们电话:86-10-85253310传真:86-10-85253090邮箱:scomuweihui@126.com
Copyright © 上海合作组织睦邻友好合作委员会 京ICP备20230019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