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驻华使节走进井冈山:从红色土地读懂红色文化魅力

发布时间:2021-08-06环球网

分享:
分享:

d1.png

多国驻华使节走进井冈山:从红色土地读懂红色文化魅力【环球网提供】

红色是江西的厚重底色,伟大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和长征精神在这里诞生。7月28日至7月30日2021上海合作组织传统医学论坛召开期间,10多位参会的外国驻华使节走进瑞金和井冈山,参观了叶坪革命旧址群、瑞金红井、“二苏大”旧址、黄洋界保卫战遗址、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等地,从江西的红色土地上读懂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初心使命。

环球网记者注意到,在本次上合组织传统医学论坛新闻发布会上,有关负责人就曾透露,按照目前报名情况看外宾们普遍对“红色之旅”兴趣浓厚。

“我报名了江西‘红色之旅’的参观活动,我很高兴能够参与其中。”在江西“红色之旅”正式开启之前,俄罗斯驻华使馆副馆长、公使衔参赞热洛霍夫采夫告诉环球网记者,“江西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从事革命的地方,这里诞生了中华苏维埃政权。对于想要了解中国的人而言,学习这段历史至关重要。”

d2.jpg

驻华使节在叶坪革命旧址群参观。【环球网提供】

瑞金叶坪革命旧址群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诞生地,这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第一个全国性红色政权,瑞金由此被称为“红色故都”。炮弹形的塔身、13米的塔高,红军烈士纪念塔矗立在旧址群旁。地面上,朝着纪念塔延展而去的“踏着先烈血迹前进”八个大字格外醒目。叶坪革命旧址群参访之旅从这里开始,使节们得以聆听历史回响,感知中国革命的艰辛岁月。

d3.jpg

驻华使节在革命旧址群内拍照留影。【环球网提供】

d4.jpg

毛泽东旧居:陈设简单 与群众同住。【环球网提供】

柬埔寨驻华使馆二等秘书李财告诉环球网记者,他从前就阅读了不少关于中国共产党的书籍,了解江西革命圣地和红军长征的历史,而这次是他首次走访这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全国性红色政权建立后,也逐步建立起相对完善的职能机构,拥有自己的国家银行等等,具备了一个国家的雏形,非常的了不起!”

吉尔吉斯共和国驻华大使馆副领事萨马特在叶坪革命旧址群参访过程中不禁感慨,“对于参观的内容感到十分震撼,共产党是一步步才发展到今天,中国能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

“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亲自带领干部群众开挖的水井至今还能使用。在描摹着珠红色字体的石碑矗立在著名的红井旁,外国使节们品尝到了清凉甘甜的井水,也体会到中国共产党早期关于群众路线的生动阐述。

“二苏大”旧址内,坐落在一片树林之中的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因门首上方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字样和五角星地球仪图案而显得格外醒目。走进礼堂,使节代表们依然能感受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当年召开时的场景和风貌。

d5.jpg

“二苏大”旧址。【环球网提供】

d6.jpg

多国驻华使节走进井冈山:从红色土地读懂红色文化魅力【环球网提供】

湘赣边界巍巍莽莽的井冈山,见证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中国革命星星之火的点燃,也留下了共产党人辉煌的斗争事迹和跨越历史时空的井冈山精神。这种精神令不少驻华使节动容,李财告诉记者,“井冈山条件艰苦,就连党领导都要下山拿粮食,从山下上到山上步行花上一天时间。如果能吃到红色米饭和喝南瓜汤,就算是美味。”

该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的井冈山精神?李财认为,“只要努力不怕吃苦,没有什么做不到的,同时也要热爱人民,管理好党和政府,保护好国家,因为共产党革命的目标就是为了让人民过好日子,让国家强大。”

d7.png

哈萨克斯坦常驻上合组织秘书处代表、公使衔参赞阿科什卡罗夫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留言簿上留言。【环球网提供】

8月1日上午,哈萨克斯坦常驻上合组织秘书处代表、公使衔参赞阿科什卡罗夫在参观完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后,于贵宾留言薄上用汉语写下:“感谢我们体会到井冈山的精神,2021八一节”。留言结尾处,他署上了自己的中文名字罗光明。

联系我们电话:86-10-85253310传真:86-10-85253090邮箱:scomuweihui@126.com
Copyright © 上海合作组织睦邻友好合作委员会 京ICP备2023001960号-1